您在这里: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公告

od体育官网

od体育官网2023中国城市开发投资吸引力排行榜重磅发布!海口

发布时间:2024-05-19 11:58:11

来源:od体育官网登录平台 作者:od体育平台官网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回顾“十四五”前半程,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持续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正从中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房地产行业而言,近两年,在长期转型和周期波动交织下,市场持续震荡调整,市场格局、需求特征以及企业发展模式也正经历重塑。

  从中长期来看,2022年,全国人口总量为14.12亿,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创1949年以来新低。伴随着中长期人口规模的回落,新房总量也必然迎来下降。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分化行情更趋明显,房企优选城市投资拿地的难度也进一步上升。2023年,中指研究院已连续21年开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吸引力研究,在新的行业环境下,我们继续完善指标体系,以期更全面地研判29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价值及发展潜力,为房企投资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结果显示,2023年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四个一线城市房地产投资吸引力排名仍位列前四,杭州、成都、南京等1.5线城市各项指标表现较好,排名仍位居前十,武汉、重庆、郑州排名下降。

  具体城市来看,北上广深投资吸引力排名保持不变,一线城市投资吸引力优势明显;杭州凭借产业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人才引进成效显著,投资吸引力连续6年保持全国第五位;成都、南京、苏州、武汉、西安经济及人口规模大,产业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旺盛,位列6-10位,其中武汉近两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较大,城市吸引力排名下降两位至第9位。南京、苏州房地产市场韧性凸显,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小,城市吸引力排名均提升1位;西安人口连续多年快速流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吸引力跻身前10位。

  长沙、重庆、合肥、宁波、青岛、济南、天津、郑州、佛山和东莞位居第11-20位,其中佛山、东莞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人口流出规模较大,房地产市场恢复节奏较慢,导致排名分别跌至19、20位,青岛、济南房地产市场活跃度相对较好,叠加人口、产业支撑,市场保持一定活跃度,排名较上年分别跃升2位、4位。郑州近两年受疫情、洪灾等因素影响较大,经济、居民收入恢复需要更长时间,投资吸引力排名下滑至第18位;惠州、嘉兴等城市市场活跃度相对较高,投资吸引力高于同级别其他城市。

  在本期报告中,为更加全面地反映城市实力,我们加入了“地方政府负债率”、“外贸依存度”以及“500强企业数量”等指标,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入分析与总结,构建形成了包括2大维度、12个方面,近50项具体指标的“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吸引力评价模型”,基于此模型,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的297个地级以上城市进行投资吸引力评价。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房地产行业呈现出存量和增量并行的态势,人口、产业和交通仍然是房地产市场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人口和产业,对市场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人口是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基础,总量和增量均直接影响住房需求空间,在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把握不同地区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也就更有利于把握市场新的发展机会。

  产业是吸纳和吸引人口的根本要素,近些年,新一轮的技术开启,战略新兴产业持续发展,各地聚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核心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先发优势或带动产业链聚集效应进一步提升。

  交通作为国内大循环的载体,连接了人口、产业等各类生产要素,在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逐渐复苏,生产要素的流动回归常态,交通对优势地区的赋能或将更加突出。

  人口规模和人口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发展潜力以及住房需求的空间,直接影响着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价值。2022年末,全国总人口出现60多年来首次下降,人口总量红利减弱,人口流动成为不同城市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受宏观经济及疫情反复影响,2022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趋势发生新的变化,但高能级城市虹吸效应仍较为明显,与此同时,生育政策、落户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进一步影响着人口的流向。

  2022年,长三角、长江中游部分核心城市人口集聚能力进一步显现,其中长沙、杭州、合肥人口增量位居全国前三。珠三角、京津冀、中原地区、东北地区人口普遍下降,其中天津、东莞人口缩量明显,另外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广州、深圳人口均由增转降。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发达的经济基础、强大的创新能力、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城市间较强的产业协同性。上海近些年人口增速整体呈放缓态势,2022年受疫情影响,产业链和供应链受到冲击,部分产业外迁,人口流出明显,全年常住人口减少13.5万人。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发达,人口增量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17.2万人,增量居全国第二。合肥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加持下,就近就业人员增多,人口吸附能力居全国第三位,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16.9万人。

  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核心城市在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中承担创新带头角色,制造业、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长沙工程机械、汽车、生物等支柱产业的高速发展,吸引更多人口聚集,2022年常住人口增加18.4万,居全国首位。南昌产业聚集效果明显,全年常住人口增长超10万人,位列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二。

  人口整体呈现流出态势。去年珠三角制造业、外贸等行业整体受疫情影响较大,短期内就业人数减少,珠三角9市除珠海外,常住人口均下降,其中东莞、广州分别减少10万人、7.6万人,深圳特区自设立以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常住人口减少2万人。京津冀城市群人口持续缩减,2022年仅石家庄、唐山、沧州等少数城市常住人口增加,北京、天津分别减少4.3万人、10万人。

  核心城市人口虹吸效应持续显现,西安和贵阳常住人口增量超过10万,成都人口增加7.6万人,核心城市凭借经济较快发展、更多的就业机会,持续强化对周边人口的吸引力。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加剧全球经贸的不确定性。我国经济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仍处在攻坚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作为了我国产业发展中新的增长引擎。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或将助力优势地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2年,我国共有110个城市经济总量在3000亿元以上,较2021年增加5个;其中,24个城市GDP超万亿,数量与2021年持平,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38.0%,较2021年小幅下降。具体来看,上海、北京、深圳经济总量保持前三位;广州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GDP仅增长1%,位列全国第5,被重庆超越,这两个城市GDP均在2.9万亿左右;武汉疫情后经济逐渐恢复,GDP再度超过杭州,位列全国第8,武汉、杭州GDP均近1.9万亿;东莞受疫情及外部订单减少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名次较2021年下降2位,但仍保持在万亿GDP之上。另外,2022年常州、烟台GDP均达9500亿元以上,即将迈上万亿台阶。

  从增速来看,2022年全国多数城市受疫情冲击,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仅个别城市增速超10%。

  2022年,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演化,全年GDP增速为3%。城市层面,受疫情影响,多数城市GDP增速较2021年出现回落,其中,全国仅金昌、宁德2个城市GDP实现两位数增长。在万亿以上的城市中,部分城市受疫情影响经济增速出现明显放缓,如上海2022年GDP下降0.2%,北京、广州、天津、郑州等城市GDP增幅均在1%左右。

  在2022年疫情冲击后,民营企业信心受到较大冲击,投资意愿转弱,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2022年初的11.4%持续下降至12月的0.9%。进入2023年,民间固定投资增速仍未见好转,1-5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转负0.1%,反映出当前民营企业投资再生产意愿尚未出现明显改善。从工业企业利润来看,当前工业企业盈利能力仍有待修复,盈利能力的不足,拖累民企投资意愿修复。2023年针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政策有望持续跟进,若政策端持续发力,民营企业信心或逐渐好转,民营经济活跃的地区,经济发展动能也将进一步强化。

  根据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中指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经济企业500强”研究成果,2022年中国新经济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为407家,占比超八成,为新经济的创新高地。

  ,聚集新经济500强企业最多,合计数量达到216家,比例高达43.2%。与中国企业500强相比,新经济500强在重点城市分布集中度更加突出,尤其在一线强数量更多;而中国企业500强的城市分布相对更加均衡。无论是新经济500强,还是中国企业500强,北京企业数量都是遥遥领先,远超其他城市。

  ,东部地区企业整体经济实力强、科技水平高,新经济500强企业数量也占据明显优势。东部地区企业数量为422家,占到总数的84.4%,中部地区企业和西部地区企业分别为37家和34家,占比分别为7.4%和6.8%,东北企业数量最少,仅有7家,占1.4%。

  疫情三年对我国各项生产要素流动均带来了深刻影响。2022年末以来,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我国交通网逐渐恢复正常运行,高铁、民航客流量较去年均有明显增长,但仍不及2019年同期水平,随着经济稳定复苏,预计交通运力也将保持恢复态势。

  交通网络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023年3月,《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印发,意味着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在畅通国内外双循环、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受益于交通网络的高质量发展,城市群、都市圈的资源集聚能力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中关于各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表述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要“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和区域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动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提升水运综合优势,在津冀沿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建设国际航运中。


od体育官网

返回列表

上一篇:上周楼市成交环比下降278%宅地供应量降逾一成整体
下一篇:“网红”邢征代表资格终止